|
led智能照明设计 需要跨界与创新碰撞 |
绍兴装监控:www.hao9588.com 来源:绍兴监控安装 发表时间:2014-8-4 8:06:05 点击:602 |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同理,照明设计做得好不好,要用实践来检验。一个好的照明设计,既要是理想的,也要是现实的。而往往很多好的设计方案或成为空中楼阁,或内涵不足。如何实现“理想和设计、技术和创意”完美的结合,还需要打破专业的壁垒,知识和思想的跨界与碰撞。
跨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同时期不同行业都有跨界的需求。照明设计随着人的思想认知的提升,内涵也在不断提升,当如今的思维模式满足不了其内涵的提升需求时,跨界就随之被人们所关注。现在照明的内涵表达被认为是“光环境”的表达,照明只是“光环境”概念下的一个具体功能表现。一个良好的“光环境”包含艺术的氛围、功能的完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参与,所以它实质上包含的是很多新的知识点和跨界内涵。满足这些,不仅仅需要做光源、做产品、做设计的人士参与,更多的可能需要艺术家、环境策划家、创意人士的参与。这样一个光环境下各因素的组合,实质上是各个思维方式的组合。
当然,我们为什么要“跨界”?不仅仅是思维的碰撞,在如今的照明设计中,需要的不再只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而是需要一个导演、一个场景设计人员,灯光和灯具只是用来创作的工具。在这样一个平台下,照明设计的内涵变丰富,技术手段变多样,给甲方提供的价值空间也变宽。社会消耗led产能的机会拓宽了,照明产业也才产生新的活力,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灯具、光源、照明这些产品上,势必发挥的空间会仍旧逼仄,跨界的影响力也不会形成。
从展会看照明设计的端倪
法兰克福国际照明展上,照明的场景化、细分化已占主流,不同场景的模拟包括智能控制十分人性化,这是国际上的趋势和潮流,相信也是国内照明领域的发展方向。而前不久的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国内企业的展示依旧大部分停留在产品的开发与研究上,智能化控制和情境化模拟虽已出端倪,但依旧处于萌芽状态,白伟认为,这跟国内观念的转变、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都有一定关系。
情境照明模式已经在展会中开花,模拟商场、酒店、办公楼、会议室,根据现场情景,自动调节色温,营造氛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服务越分越细,所有环境都以人的需要为根本要求,照明设计也不再以简单的照明为出发点,也终将会成为未来照明的一种形态。
照明设计师的理想主义与物质需求
很多设计师都会对设计作品理想主义化,这种理想主义来源于对艺术的尊重和对其本质的思考,而在设计过程中,许多设计师往往会得到不断修改的反馈,业主根据自身喜好随意要求改动,设计作品的完整性不能得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照明设计的艺术性与其商业性和社会性有待平衡。白伟认为,照明设计行业首先是一个服务行业,是服务业主、甲方需求的行业,所谓的不平衡实际上是设计师自身的主观意愿与甲方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甲方,不管是政府还是商业地产的业主对照明环境的投资实质上都是一种投资回报行为,而往往这里面处于最边缘的效益就是艺术,但不能越俎代庖,主体还是价值、功能的体现。
理想主义是促进照明设计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没有理想,这个行业会变得平庸。同时,这种理想主义应该是结合社会需求的理想,照明设计之所以能够发展,实质上应该是设计师把照明与社会价值提升相结合构成的一个价值平衡体系,实质上是工程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共同营造的一个环境价值设计。过于理想主义化也就是设计师没有很好脱离自身专业背景的限制和桎梏,关系体之间价值取向相冲突,这也是为什么亟需一个专业的跨界交流平台所在。
设计师为什么一直存在与甲方之间巨大的鸿沟?会抱怨甲方,会对自认为好的创意被抹去心存芥蒂?这是很多设计师没有很好定位自身的角色,即一个价值创造体。做好关系体之间的平衡,首先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在艺术审美上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理解甲方、业主的投资汇报需求,梳理好各方的层次关系。
照明设计的发展需要注入更多的元素
一幅再美的画一直在看,早晚会审美疲劳,同理,这也是当前照明设计越来越不“值钱”的原因。客户的审美观在不断提升,对设计的额外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加码,而照明设计的标准和观念却一直停留在当初的状态,这也是国内照明设计的现状。
怎样增加“画”的新鲜感?不断注入具有创意含量的思想,也就是在服务中提供超越心理需求的设计元素,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再创造的平台和机会,通过互动形式 (光环境、微信服务)让其感受到“光环境创意”、“光环境交互”和“光环境的消费者创造”等一系列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设计产品。未来人的需求是一个“社交” 的需求,营造“光环境”是指是为了强化人与人、人与光之间的这种关系感。许宁认为,设计师为甲方提供一个有关联的超级社交平台、超级体验馆,就超越了照明设计的范畴,自身的价值也会随之提升。因此,设计师也需要研究环境心理学、行为学、商业策划、交互体验,做照明设计成为与甲方的一种互相投资行为,这种设计逻辑也是未来照明设计师必须体会学习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