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经济扁平化发展,要求商务信息更快交换,人们对于交流方式的便捷性也更为期待。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成为商务沟通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很多企业也看到了视频会议所带来的商机,于是纷纷涌进此行业。
众所周知,视频会议是为高效商务远程沟通而专门研发的网络通信系统,实际应用的功能与效果决定了企业信息利用率的提升水平,尤其对新建企业来说,系统是否简单易用,服务是否细致到位,都会对后期应用产生极大影响。其包括硬件和软件两类,目前国内视频会议市场以每年20%的增长率快速发展。尤其是今年受二、三线城市及中小企业市场全面铺开的带动,视频会议市场增速不断加快。
据悉,2011年中国视频会议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其中占据市场绝大部分的仍是硬件视频会议厂商如宝利通、索尼、思科(腾博)、华为、中兴视频会议等,但不可否认,硬件视频会议部署难度大,不易灵活扩展,兼容差,价格昂贵,目前已经开始逐步的呈现衰退迹象。而软件视频会议由于其显着的经济、易用、操作简单,可扩展,兼容性强等特点,已经有了红火的市场,已经有不少专攻软件视频会议的厂商。
基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两种技术标准
谈到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不得不提h.320和h.323这两种标准。h.320标准制定于1990年,主要针对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如isdn、ddn、pcm、vsat等。由于电路交换网络的特点是面向连接、传输速率和时延稳定、时延小、误码率低,所以视频会议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但是,其缺点也能明显,其网络一般必须进行点到点的永久连接,带宽利用率低,开放性较差,设置连接不方便。
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允许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能互操作,该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和数据在ip网络上的通信,包括各种独立设备、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视频会议,该标准解决了视频会议中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问题。目前,h.323标准的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有adsl、电信专线、卫星网络等多种选择。
我国早期建设的视频会议系统大多基于h.320标准,近几年受到ip网络普及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宽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基于ip网络的h.323视频会议系统发展很快。但是,考虑到兼容性和互通性,主流厂商的视频会议系统一般都支持h.320和h323两种模式,以保护用户的投资。目前,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和网络带宽的不断改善,基于mpeg-4视频压缩标准的纯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正在趋于成熟,在中小企业,特别是对视频会议品质要求不高的用户中备受青睐。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有哪些应用
1、分布式处理技术应用
视频会议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多点之间的实时同步交互通信。需求不同媒体及不同位置终端的收发同步协调,多点控制单元(mcu)有效地统一控制,使之与会终端数据共享,有效协调各种媒体的同步传输,使系统更具有人性化的信息交流和处理方式。
通信、合作、协调正是分布式处理的要求,也是交互式多媒体协同工作系统(cscw)的基本内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视频会议系统是cscw主要的群件系统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