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表是随着80年代初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
百科4.jpg
特点
1. rs-485的电气特性: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 (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电路连接。
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扰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百科10.jpg
4. rs-485最大的通信距离约为1219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传输速率与传输距离成反比,在100kbps的传输速率下,才可以达到最大的通信距离,如果需传输更长的距离,需要加485中继器。rs-485总线一般最大支持32个节点,如果使用特制的485芯片,可以达到128个或者256个节点,最大的可以支持到400个节点。
百科3.jpg
rs485/422在视频监控中的主要应
在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以及工业上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经常需要采用串行通信来达到远程信息交换的目的。目前,有多种接口标准可用于串行通信,最常用的接口有rs-232、rs-422、rs-485。rs232是最早的串行接口标准,在短距离、较低波特率串行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后发展起来的rs-422及rs-485是平衡传送的电气标准,比起rs-232非平衡的传送方式在电气指标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总的来说,rs-232、rs-422与rs-485最初都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订并发布的,rs-232在1962年发布,命名为eia-232-e,作为工业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兼容。rs-422由rs-232发展而来,它是为弥补rs-232之不足而提出的。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被命名为tia/eia422-a标准。为扩展应用范围,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rs-232、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
百科2.jpg
rs-422与rs-485在监控系统中主要用于实现对云台摄像机的选择和控制以及实现分控管理的信令的传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