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居民难忍深夜噪音袭扰,多次往大排档泼水、丢废品。大排档老板使出“狠招”,在空地架起一个高清摄像头监拍整栋楼。这一闹剧在安徽合肥当涂支路某小区已僵持数日,此事还惊动了辖区警方。居民们称,大排档老板的做法侵犯了居民隐私权。大排档老板称,如果部分居民能不再高空抛物,他愿立刻撤掉摄像头。私装监控探头监拍特定楼栋,是否侵犯了居民的隐私权?
大排档老板“私装监控”,本质是沦为矛盾对抗的手段,很难称得上正当。无论谁安装监控,在满足特定需求的前提下,都必须对公民隐私表现出应有谦抑原则,采取措施防止误伤的出现。
1
监控成为以暴制暴的工具,超出了监控本有的功能,这本身更值得反思。大排档老板与周边居民的矛盾,并不复杂,这其实是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相邻权的冲突。居民用高空抛物的方式来回击大排档的噪音侵扰,固然也是违法之举,会对无辜食客带来明显伤害,也牵连到商家,蒙受赔偿损失,但大排档噪音扰民却也是对居民正当权益的长期伤害,根源在于此,而由此诱发的“私装监控”,则是与邻为壑心理的升级加码,无论私装的监控拆除不拆除,于根本解决矛盾并不具实质意义。
诸如噪音、油烟、停车之类扰民现象,在城市比较普遍,相互权益交集的冲突,加剧了彼此心理的对立,反映在行为上则会出现各种泄愤与报复的相互伤害。解决好这些矛盾,恐怕需要进一步廓清城市公共空间,相互交集权益的界线、原则与优先保护的机制。相对而言,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相邻权益的规定,还显得零碎、散乱,像个案噪音扰民之类的,大都由单一的行政管理来调节,对被侵害居民的保护作用比较有限,这也是每每发生类似问题,被侵害者不约而同选择暴力对抗的直接原因。显然,城市公共空间相邻权益亟待补上法治综合调节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