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传出消息,9月3日,经33个成员国投票表决,国际标准组织iso/iecjtc1已正式通过了由中国技术专家牵头提交的物联网参考架构国际标准项目。这是在全球新兴热门技术领域,首次由中国牵头主导的顶层架构标准,表明中国正式掌握了物联网这一热门新兴领域的国际最高话语权。
政策先行,物联网模式初定
作为国家战略产业,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其中2013年2月的《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打响了物联网快车道起跑之枪,在此指导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在技术标准研究、应用示范推进及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9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为1700亿元,而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跃升为5000亿元,并初步形成覆盖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通信业和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cmic认为,这与意见下发以来国家对物联网示范区的鼎力支持密切相关。目前全国已有三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区,分别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杭州高新区(滨江)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示范区及重庆南岸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
除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法规制度等基本功能,示范区在两方面表现突出。一、承接一系列示范项目,推动物联网由概念向产业落地,在全国范围内起到带头作用。以无锡为例,该示范基地既有居民自行车物联网防盗这般接地气的项目,亦有变电站物联网应用示范、机场防入侵、智慧环保等高大上工程,可谓高端低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二、实现了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企业聚集效应。如杭州高新区(滨江)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示范区聚集130多家物联网企业,重庆南岸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聚集50多家物联网企业,强力聚合之下,形成了“壮大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整体产业发展规划。
目前,在三大物联网示范区以及20余个省、市级物联网产业园区的带动下,物联网示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浙江全省2441家企业用电数据已实现实时监测;广州交通行业智能监管体系可实时监管万余车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安防系统已成功检测到多起非法入侵事件;河南环保移动执法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田管理项目实现节水省料增产目标……就像一场科技革命,物联网正通过大量可见项目逐步改变人们生活。
走向国际,中国物联网地位提升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